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从全人教育的视角阐释了学习者整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发展人性;注重启发学习者的经验和创造潜能,引导其结合认知和经验,肯定自我,进而自我实现。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研究如何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其从自己的角度感知世界,发展出对世界的理解,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境界。一方面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关注学生的人格养成,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认识,改善心理健康,促进个性发展。
人性本善论
人性本善论是人本主义基本的人性观,也是人本主义的动机论与人格论的出发点和理论支柱。它认为人的天性中就有实现自己的潜能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倾向。动物在向人进化的过程中,就显出人性的自然性的一面即友爱、合作和创造等潜能。他们认为,在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中,人性是善良的,至少表现为中性。人性的恶是由于基本需要未被满足,自我实现的环境被破坏而引起的。罗洛·梅还认为人性既善也恶。正是因为善与恶、美与丑、快乐与痛苦等积极与消极的这种两极辩证关系才使人生有了动力和深度。另外,马斯洛还提出爱是人类的本性,是一种健康的感情关系,需要双方相互理解和接受。
在单选题中如果题干描述“研究人的本性、潜能、经验、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或者“人性本善论”,则体现的是人本主义理论的观点。
马鞍山教师资格证哪家好
马鞍山职业培训相关信息
2024-12-12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12-04
2024-09-24
2024-09-18
2024-08-28 刷新
2024-08-14
2024-08-11